手机版

50. 恒定

 

山桐子:那些达不到中庸标准的,就会处于“极”上面,那么处于“极”上面的生命,为什么也会有王和民的区别?

飞鹤子:人心相对少的为王,人心相对多的为民。

山桐子:怎样衡量人心相对少?

飞鹤子:可以用“恒定”和“变化”衡量,也就是相对的中庸。人心越少的“变化”就会越少,也就会越“恒定”,换句话说,就是处于相对中庸的位置。“恒定”的为王,“变化”的为民,也就是相对中庸的为王,偏离相对中庸的为民。

山桐子:什么是相对中庸?

飞鹤子:举个例子,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所有成员,同样都是民,为什么一个家里,男是一家之主,而不是女的?就是因为男处于相对中庸的位置,女处于偏离相对中庸的位置。

山桐子:男的比起女的通常没有那么情绪化,通常会比较平和。

飞鹤子:这种状态就是相对中庸。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相对“中和”的状态,就能处于相对中庸的位置。处于相对中庸的位置,就能成为他那个小范围里面的头或王。

山桐子:中庸有那么神奇?处于相对中庸的位置也能成为王?

飞鹤子:是的。变化幅度小的,就处于相对中庸的位置,这种人就能带动周围的人。

山桐子:怪不得总是男的带动女的,没有女的带动男的。

飞鹤子:因为男的特性属阳,阳是恒定,阴是变化 。这里的“男”,指的是元神的男,而不是身体的男,“女”同样指的是元神的女,而不是身体的女,因为身体的性别不等于元神的性别,人的身体是会换的,所以性别会变,但是元神的性别不会变。男比女更“中和”,女的通常比较情绪化,一点点事就会喜,一点点事就会发牢骚,看到什么小东西都会喜欢,这就是偏离中庸很远了。男的通常会比较恒定,不易喜,不易厌。不过男的阴化了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山桐子:为什么这些叫相对中庸,而不是中庸?

飞鹤子:真正的中庸是“零”附近的位置,是所有特性都处于最均衡没有偏颇的位置,这种位置是非常非常少人能达到的,那是“天下”最中和的位置,只有帝王才能达到这种位置。但是偏离了中庸的位置,也还是有很多区别的。比如说,有两个 人,他们同时都处于“强”这种“极”上,也就是说,他们的身上都有“强”这种因素,他们同时都认为“强”是好的,那么怎样分他们谁比较中庸一些呢,就是用相对中庸这种概念,谁的各种情绪或特性变化幅度更小一些的,谁就是更中庸一些。

山桐子:为什么变化幅度的大小会起决定性作用?

飞鹤子:其实情绪和特性的变化幅度大小,这只是表面的现象,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的原因,是人心的多少和大小造成的。但是人心人看不到,只看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和情绪,所以就出现了中庸这种理。各种特性强烈的,人心就多,因为每一种人心,都有一种固定的特性。就像“贪”,它既是人心,同时也是特性,这种特性越浓烈的,“贪”这种人心就越大。浓烈,换句话说,就是变化幅度大,也就是“多”。又比如说,“强”是一种特性,但同时它也是一种人心。

山桐子:“强”是什么人心?

飞鹤子:认为“强”是好的。当人有了认为“强”是好的这种人心后,人就会不肯示弱,会争强好胜。

山桐子:所以某种特性越浓烈的,就是越不中庸?

飞鹤子:是的,因为中庸是“无”,是“淡”。各种情绪和特性越“淡”的,就是离中庸越近。

山桐子:为什么特性“淡”的为好?

飞鹤子:浓是多,淡是少。人的绝大部分特性,都是从“自己”那里发出来的。真正先天的特性,人自己是不知道的,因为元神看不到元神自己,元神只看到元神的“外面”。假如一个人,他看到自己身上有什么特性,那保证都是后天覆盖在元神“外面”的东西,也就是“自己”。特性“淡”,是因为“自己”少。“自己”的因素越少,特性就会越“淡”。越强调“自己”的,特性就会越浓烈。

山桐子:怪不得很多人总喜欢说“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”,原来那是人在强调“自己”。

飞鹤子:这是人愚蠢的举动。人看到的“自己是什么样的人”,那些东西其实都是后天要回来的东西,一生一生背着那些东西不放,身体越来越重了,还以那些东西标榜自己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人喜欢强调“自己”的特性?

飞鹤子:因为处于“极”上的生命,都处于反理当中,会把“有”当成“好”,喜欢“自己”身上的“有”。

山桐子:为什么“极”上会有反理?

飞鹤子:离中庸越近,反理会越少,离中庸越远,反理会越多。

山桐子:怎么会这样?

飞鹤子:举个例子说,特性为“勇”的“极”,那么处于这种极上的人,他们都会认为“勇”是好的。虽然他们身上都有“勇”这种东西,但还是有些区别。离中庸近的,“勇”会少些,离中庸远的,“勇”会多些。可是由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,都认为“勇”是好,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了,就会有很多人觉得“勇”越多越好,所以他们的标准 与中庸的标准刚好相反。

山桐子:“勇”越多越好?这样啊,处于“极”上的生命,会认为某种特性越多越好。喜欢“勇”的会认为“勇”越多越好,喜欢“强”的会认为“强”越多越好。但是越多的就会离中庸越远。中庸是“淡”。

飞鹤子:是的,这就是反理为什么会出现。比如说,在特性为“幸福”的这种“极”上,处于这种“极”上的生命会认为“幸福”是好的,那么他们就会非常容易形成这样的观念,觉得越“幸福”越好。

山桐子:越“幸福”越好?那可不一定。

飞鹤子:是的,所以为什么有中庸这个理,如果没有这个理,人就不懂得有节制了。其实不止“幸福”不是越多越好,任何特性,都不是越多越好。

山桐子:“勇”也不是越多越好吗?

飞鹤子:是的,“勇”多到某种程度,就会变成莽撞和匹夫,人会失去智,什么也不懂。离中庸越远,智会越少。

山桐子:怪不得古代只有“中原”那个地方的文化最丰富,边远的都是只懂得打没有多少文化的,只有“勇”没有智。

飞鹤子:因为“中原”是中庸的位置,周围的都是极。

山桐子:“中原”是中庸的意思吗?

飞鹤子:是的。“中原”的“中”是中庸,“中原”的“原”是“原本”。中庸是“无”,是一切“有”都还没有产生出来之前的“原本”。

山桐子:周边的不是中庸,比较极端。

飞鹤子:处于“勇”的极端位置,离中庸远,“勇”很多,理很少。理是法中产生的,只有离法近的人才会懂很多理,才会有智。但是离中庸近“勇”就会变少,这是一定的,所以为什么古代的文人都是“文质彬彬”的、而不是“勇夫”?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学儒家的东西,儒家讲中庸,什么特性都讲“中和”,什么特性都比较“淡”,不极端。特性浓烈的会失去智,智多了各种特性就会“淡”。

山桐子:这么说康熙皇帝很厉害啊,他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入了中原后就放下了游牧民族的“勇”,学儒家的东西。

飞鹤子:是的,所以清朝才能治理“天下”,否则就会像元朝那样短命。不学儒家的东西,他就治理不了“天下”。

山桐子:人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特性,喜欢的东西都很多,那么人处于什么“极”上?

飞鹤子:有多少种特性,就同时处于多少种“极”上,喜欢多少种东西,就同时处于多少种“极”上,有多少种观念,就同时处于多少种“极”上。换句话说,身上有多少种特性、有多少种人心、有多少种观念,身上就有多少种“极”。

山桐子:观念多的也是离中庸远吗?

飞鹤子:当然。总体的观念多的离中庸远,某一种观念特别浓烈的也是离中庸远。各种人心都“淡”的、各种观念都“淡”的,离中庸才近,这种人才配做帝王。

山桐子:离中庸近的智就会多吗?

飞鹤子:中庸生大智。“智”是“知”和“日”,“日”代表阳,所以具备“智”的人才是阳,才配做帝王。高处不胜寒,帝王其实是孤独的人。

山桐子:所以古代的王侯称自己为“寡人”?

飞鹤子:人以为“寡人”是一种“谦称”,其实不是。真的到了“无”的境界或接近“无”的境界的人,都是孤独的,所以“寡人”这种叫法是神在给人奠定中庸的文化。当然,很多人 其实是到不了“寡人”那种境界的,所以古代的那些王侯也就只是有名无实的“寡人”罢了,到不了“无”的境界、到不了“白”的境界,都不会“寡”。

山桐子:“无”的境界,是孤独的,那为什么还会有人修到那里?

飞鹤子:喜欢“甜蜜蜜”的人当然就不会修到那里了,只不过要了“甜蜜蜜”就不会有智,也不会有干净和恒定罢了。选择什么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。

山桐子:没有了恒定会如何?

飞鹤子:没有了恒定,就会处于发展变化当中。发展变化越多,败坏得越快,生命越短暂。“无”的境界,是孤独的,不过也有那个境界的乐趣。

山桐子:那是什么乐趣?

飞鹤子:干净而无负担,轻松而无约束,通晓一切而无迷惑,永恒而恒定。

 

上一篇    《中庸之道(二)》正在修改中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 2018年1月

修改于 2024年4月

宇宙的根本是什么?人是什么?要看《中道》才能明白:

《中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