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25. 极端与阴盛阳衰

 

山桐子:中道经常讲“极端”这个概念,极端和中是什么关系?

飞鹤子:“中是标准”,这是道的根本,宇宙的根本。当人和万物抛弃了“中是标准”这个道、抛弃了中道,人和万物就会走向极端而不自知,最终会走向彻底的极端而毁灭,因为中是维系着宇宙万物不走向极端的关键。换句话说,背离中就会走向极端,中是道,所以背离中就叫“背道而驰”。过去很多人说“背道而驰”,可是说的人他们自己其实不知道什么叫“背道而驰”,因为他们不知道“道”是什么。由于不知道“道”是什么,所以就不会知道“背道”背的是什么,所以他们其实也说不清楚什么叫“背道而驰”。因为“道”就是中,真正的道、最终的道就是中,所以“背道而驰”真正的内涵,就是背离中而走极端。

山桐子:为什么背离了中就会走极端?

飞鹤子:从简单的角度说,中是中间,极是离开了中往两边去的“两边”,就像数轴上面的数那样,中是正与负中间的零,离开了零往两边发展,越往两边发展,离开零就会越远,正与负的值就会越大,这时候就叫“极”,正极与负极,“极”就是这种概念。“极”这个概念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有“中”的存在,如果没有了“中”这个概念,是不会有“极”这个概念的。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这个理了,他们只知道有“极”这个概念,他们不知道“极”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够出现和存在,是因为有“中”存在。所以“极端”和“极”这些概念,都是“中”产生出来的,都是以“中”为标准而产生出来的。

山桐子: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“极端”和“极”这些概念,是“中”产生出来的,为什么人会不知道这个情况?

飞鹤子:因为人类的历史经历了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,很多理已经丢失了。理丢失后人自己是不知道的,特别是后来的人,就更不知道存在着理丢失的情况了。没有“中”,何来“极”?所以“极端”和“极”是以“中”为标准产生出来的概念。

山桐子: “极端”和“极”有什么区别?

飞鹤子:“极”是一个统称,“极端”是指“极”发展到后期的状态,是离“中”太远了的状态,是描绘一种事物离“中”太远了、不合适了、不可行了、不好了等等的状态。所以“极端”是不好的。而“极端”之所以不好,是因为它离“中”太远了。现在的人只知道“极端”不好,他们不知道“极端”之所以不好是因为离“中”太远,所以这些理也是丢失了的。

山桐子:看来很多理确实是丢失了。

飞鹤子:人的文化、特别是中国的文化,是以“中”为标准产生出来的,这个情况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了,是因为很多理丢失了。

山桐子:事物走向了极端,都会毁灭吗?

飞鹤子:极端是有一个范围的,在一定范围内的极端,是能够存在的。但是当极端的成度越来越大,超出了法允许的范围的时候,或者是超出了事物自身的道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时候,事物就会走向毁灭。

山桐子:为什么极端到某种成度后就不能存在了?

飞鹤子:事物之所以能够成立,或者叫能够存在,是因为有道在。当事物的极端成度越来越大的时候,事物对于道来说,就叫“重”了,越来越极端就会越来越重,重到某种程度后,道就不会再背负着它,道会离开。道一离开,事物就解体了,因为没有了道在,事物是成立不了的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事物极端了,道会觉得重?

飞鹤子: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。从根本上说,事物是阴阳结合产生出来的,而事物之所以能够有发展运动,是阳背负着阴在运动,当阴越来越多的时候,阳就背不动了,背不动会出现两种情况,一种是阳死了,阳死了事物也会死。另一种情况是阳会走,阳走了事物同样会死。所以阴盛阳衰的最终结果,就是事物会死亡。这是从“背负”这个角度说的。

山桐子:极端和阴盛阳衰是什么关系?

飞鹤子:极端和阴盛阳衰,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同一种状态产生出来的两个概念。

山桐子:为什么同一种状态要用两个不同的概念?

飞鹤子:因为不同的人,他们的思维偏向是不同的,有的人擅长理解“极端”这个概念,而有的人擅长理解“阴盛阳衰”这个概念。对于不同的人,你只能和他说他听得懂的语言,所以就存在了从不同角度描绘同一种状态的两个概念。如果从阴盛阳衰这种角度来理解刚才说的“背负”,就比较容易理解。阴盛阳衰就是阴太多太盛了,阴太多对于阳来说,负担就重了、大了,所以阳就背负不了了。“背负不了”换另一种说法,也叫“支不动”,阳要往左走,阴不跟随,阴要往右去,长期这样,就叫“支不动”了,“支不动”了事物就会崩塌。有句话叫“尾大不掉”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阴盛阳衰这种东西,是经常会出现的,过去的人只知道“尾大不掉”这种状态不好,不知道这种状态叫阴盛阳衰,是因为阴阳的理丢失了。但是由于人的意识、人的智慧里面,依然存在着衡量好坏的根和感觉,所以人凭着剩下的理智,会感觉到它不好,但是说不清。

山桐子:阴盛了阴就会不跟随阳吗?

飞鹤子:是的,心太大,神就支不动它了,它就会想做主,想抛弃神,这就是阴盛阳衰。为什么佛不能存在?因为佛的出现就属于这种情况。佛原本是阴灵,是宇宙里面的心,当心太大了的时候,心就会想做主,不想被神所管。这种不想被神所管的心,就会抛弃神的理,这就是佛。为什么佛都是不要理、不讲理、否定道理的?就是因为它们是抛弃了神的理的心、抛弃了道的心。这种脱离了神和道的管辖而独立做主的心是不可以存在的,所以佛这种东西必须要清除。有人说,佛不是道,所以不需要要道的理,然而这些人他们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道是产生宇宙的根本,而一个宇宙只会存在唯一的一个最高的标准和法,是不可能存在两个最高的标准和法的,既然道才是宇宙的根本,当然最高的标准是道,所以佛是不可以脱离和抛弃道而独立存在的,也就是说,佛不可以不要道的理、不可以不讲道的理。

山桐子:为什么心大了,就会想抛弃神?

飞鹤子:在人体里面,存在着两种东西,一种是神智,或者叫理智,一种是心。人的理智是人的神。正常情况下,人的理智会管制和约束着人的心,神会管着心,那么站在心的角度看,心是不是就会觉得自己是“被统治”的对象?自己没有自由?对于心来说,确实是这样的。那么当心变大了的时候,心就会想做主,想自己说了算,不想被神约束着没有自由,这时候心就会想抛弃神,希望神死了、没有神在,这样心想如何就能够如何了,心会得到最大的权。当一个人的心变成了这种状态的时候,这个人就叫阴盛阳衰,阴太盛了、心的力量太大了,阳的力量衰弱了、神的力量衰弱了。在道家里面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,说人体像小宇宙,人体里面的结构和里面的理,和外面的大宇宙很相似。人体里面有神和心的存在,那么大宇宙里面是不是同样存在着宇宙的神和宇宙的心?道理是一样的。虽然在现在的人看来,这种说法很不可思议,但是道家对宇宙的认识,确实是这样的。道家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体,就像人体一样,里面同样存在着物质的循环。人体里面有神和心的存在,大宇宙既然是一个有机体,那么必然存在着神与心。

山桐子:所有的有机体都存在着神与心吗?

飞鹤子:是的,只要是有机体,里面就存在着有机体的神与心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会这样?

飞鹤子:我们说过,“神”是什么?“神”是理的生命体,只要一种东西里面有理存在,就会产生维护这种理的生命体的存在,而维护这种理的生命体,就是这个理的生命体,也就是这个理产生出来的神。“神”就是这种概念,是维护理的存在。

山桐子:神就是维护理的存在?

飞鹤子:是的。过去的人把“神”这个概念弄得玄之又玄的,还带着各种各样的宗教色彩,人的文化被那些宗教破坏得已经面目全非了,人已经无法真正明白“神是什么”。我是重新把这些已经被宗教破坏了文化纠正过来。“神”这个概念,有广义和狭义两种,广义的内涵,就是我刚才说的那种,指的是理产生出来的生命体。狭义的内涵,特指人的神。也就是说,当“神”这个概念用在狭义那种内涵的时候,就会变成只有人才有神,其它生物和动物等没有神,它是这种概念。

山桐子:神是维护理的存在,心是什么?

飞鹤子:心是维护自己的存在。理是为公的,自己是为私的,所以正常来说,私是不能脱离公而独立存在的,心是不能脱离神而独立存在的。换句话说,私是不能脱离公的管辖而单独存在的,心是不能脱离理的管辖而单独存在的,而理的管辖靠什么来维持?就是神。神就是用理来管辖着心和私的那种存在。对于一个人来说,当人的神清醒的时候,人是理智的,人的心是受着理智的管辖的,所以心不会妄为。当人阴盛阳衰的时候,人的神就会很弱,所以心就会脱离神的管辖而独立做主,这种时候,人表现出来就会变成了几乎所有的行为和思想,都是心说了算,这个人就会不认理,只认自己的感情和感受。

山桐子:不认理的人,是阴盛阳衰的人?

飞鹤子:是的,脱离了神的心,是不认理的,没有脱离神的心,才是认理的。心属阴,神属阳。

山桐子:这么说,阴盛阳衰里面的阴,指的是心?

飞鹤子:阴盛阳衰涵盖着所有的事物,心是其中的一种阴性因素,但也是很主要的阴性因素。对于人和社会来说,阴盛阳衰里面的那个“阴”,指的是心,是为私的心。心是分阴阳的,不同的心性质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,为自己、为私的心属阴,不为理的心属阴。为理的心不属阴,属阳。所以阴盛阳衰里面的“阴”,指的是为私的心、不为理的心。为私的心换另一个角度说,就是不遵循理的心,只遵循自己的意愿的心。遵循理、维护理、愿意跟着理走的心,不是私心,不属阴。只有那种不愿意遵循理、不维护理、不愿意跟着理走的心,才叫私心,这种心属阴,这种心就是阴盛阳衰里面的阴。

山桐子:阴指的是私心,阳指的是什么?

飞鹤子:对于人和社会来说,阳指的是人的神智和理智,简称为神或理。如果从心的层面说,阳指的是维护理的心。

山桐子:心是什么东西?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心?

飞鹤子:心就是生命,生命就是心,人是一种特殊的生命。虽然人也是生命,但不是所有生命都可以成为人,都可以称为人。为什么动物和人不是同类?就是因为人在所有生命里面是特殊的、地位是特殊的。那些把人视为与动物同类的所谓“理论”,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,所以是错的。“心”和“生命”这两个概念,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在讲同一种存在。

山桐子:什么不同角度?

飞鹤子:“心”是从阴性角度讲出来的概念,“生命”是从阳性角度讲出来的概念。或者说,“心”是从感情、感觉、欲望追求的角度讲出来的概念,所以一说到“心”,连带着的就是感情和追求。“生命”是从理的角度讲出来的概念,所以一说到“生命”,连带着的就是意义、取向、价值、地位、思想、观念等等这些东西。所以“心”和“生命”这两个概念,是从阴阳两个角度在说同一种存在。

山桐子:极端和阴盛阳衰,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同一种状态,什么不同的角度?

飞鹤子:“极端”是从中的角度说的,“阴盛阳衰”是从阴阳和阴阳平衡的角度说的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不同的人,对极端和阴盛阳衰这两种概念的理解能力会不一样?

飞鹤子:举个例子,现在的人,把古人分成了“儒家”和“道家”,这种分法不管是过去的人分的,还是现在的人分的,它都是人自己分的,这种分法其实是不对的。由于这种分法已经存在了,所以我们暂时会沿用这种分法来说,等将来人都明白了,才能纠正过来。为什么儒家经常讲“中庸”、“极端”、“物极必反”等等这些概念?是因为儒家这群人,他们的思维偏向擅长从中庸与极端这种角度理解事物。而为什么道家经常讲“阴阳”、“阴盛阳衰”、“阴极阳极”这些概念?是因为道家这群人,他们的思维偏向擅长从阴阳的角度理解事物,擅长理解事物里面的不同性质,就像中医能够辨别得出各种植物的不同的性和味一样,他们擅长辨别事物的性质。所以人的智慧是有两大分支的,一种是类似儒家这种,研究社会、人心和思想等,一种是类似道家这种,研究天文地理算术等,研究各种物质的性质及其运动。人的智慧的这两大分支到了现代社会,它们分别演变成了社会学和自然科学。现在有很多人,喜欢道家而打击儒家,以为道家讲的才是道,儒家讲的不是东西,这种思想是不对的。所谓的道家,他们只不过是占用了“道”这个名号,而不是他们代表着所有的道。儒家虽然没有用“道”这个名号,但是不代表他们讲的不是道。为什么我说把古人分成“儒家”和“道家”这种分法是错的?就是因为所谓的“道家”,他们没有资格独占“道”这个名号,因为他们不是道的全部。道的全部包括了人和自然,包括了社会和自然界,所以包括了儒家和道家。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,过去的道家和儒家,他们都属于道,他们讲的都是道,只不过是道不同的分支。

山桐子:确实是的,道理和物理,都是理,不能说只有物理的理是理,道理的理不是理。

飞鹤子:道理的理和物理的理,都是理。既然都是理,就不能说研究物理的才是道,研究道理的就不是道,哪里有这种道理?道理明明叫“道理”,道的理,所以道理更是道,离道更近。

山桐子:人的智慧的这两大分支,它们与“中”有关系吗?

飞鹤子:既然称得上叫“分支”,那么它们一定是从同一个根分出来的,否则就不叫“分支”了,就叫“平行”了。

山桐子:对啊!如果它们没有一个共同的根,也就称不上叫“分支”了。为什么它们是“分支”关系,而不是“平行”关系?

飞鹤子:从两个角度说。首先,宇宙中不存在绝对的平行,不存在任何两种事物它们的关系是绝对的“平行”关系,没有任何的相通之处。其次,它们是不同的人群的两种智慧,所以它们都属于人的智慧,既然都属于人的智慧,当然只是“分支”,而不是“平行”,因为有个别人的智慧是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智慧的,不偏的,所以这两种智慧,它们必然有相通的地方。而那个“相通的地方”就是它们的共同之处,也就是根。有根的存在,它们当然是分支关系,而不是平行关系。

山桐子:中道既讲“中”,又讲阴阳,所以中道是儒家和道家的根。

飞鹤子:由于“儒家、道家”这两个错误的概念存在着,导致人的思想出现了偏差,导致理出现了扭曲。人不把儒家的东西叫成“道”,所以现在的人一看到我说“中道”二字,注重儒家的人,就以为我在说儒家的东西,因为他们看见了“中”字,注重道家的人,就以为我在说道家的东西,因为他们看见了“道”字。其实我知道,他们都想错了,因为我既不是儒家也不是过去的道家,我是他们的根,中道既是中也是道,中就是大道,中才是大道。

 

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  2023年12月28日

中庸的正解是什么,要看《中庸之道》才能明白:
《中庸之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