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40. 混沌(二)

 

山桐子:之前说过,混沌是宇宙产生之前的状态,是一种没前没后、没上没下、没有力存在的东西,那种东西有知觉吗?

飞鹤子:那是一种绝对的无知,但是存在着“感觉”的东西。说它存在着“感觉”,只是一种比喻,是借用“感觉”这个概念,因为没有概念用,只能借用,所以不是准确的说法。人的所有概念,里面都有特定的所指,都有内涵和意义,都是因为有了道才产生出来的,所以没有概念能够形容混沌的状态。“混沌”这个概念是从阳的角度说出来的,从阴的角度没有概念能够形容。“感觉”这种东西的里面,存在着“知”,而本源那种混沌的状态里面,没有任何的“知”,所以其实不是感觉。或者这样说,把感觉里面所有的“分辨”、“理解”、“明白”、“知道”等所有理性因素全部抽走后,剩下的东西,就是混沌自己拥有的状态,那是一种里面没有任何理的“感觉”,没有任何知的“感觉”,没有任何心的“感觉”,没有任何情的“感觉”,没有任何喜怒哀乐以及痛感快感的“感觉”,没有任何神的“感觉”,不能称之为感觉的“感觉”。之所以我借用“感觉”一词,而不是借用其它概念,是因为感觉、纯感觉离混沌那种状态最近,感觉源自于混沌。混沌是一种对于生命来说可怕的状态,所有生命的智慧、知道、特征和特性都会全部消失,那是一种没有生命存在的存在。

山桐子:为什么本源会存在着“感觉”?

飞鹤子:正如之前说的,到了宇宙的极限、超越了宇宙和物质的极限,就不存在“为什么”了,它就是那样一种存在。只有对于宇宙里面的事物才存在着“为什么”。

山桐子:为什么能够知道本源就是那样的一种存在?

飞鹤子:生命从最根本上说,是由两种绝对不同的因素结合产生出来的,其中一种因素我们称之为“道”,另一种因素我们称之为“本源”。当我把离本源最近的一种叫“感觉”的东西里面所有道的因素、所有道产生出来的因素彻底抽走后,我发现还有东西在,还存在着不是道产生出来的东西,所以由此我可以判断,剩下的不是道产生出来的东西,就是本源,也就是我之前描绘出来的混沌的那种状态,所以由此我知道本源是怎样的一种存在。为什么我能够知道本源和本源的存在而别人无法知道?是因为我的根是道,我智慧的最最深处的那个根,就是道的本身,而不是神,所以我能够知道哪些东西里面的哪些因素是道产生出来的,所以我能够知道当把所有属于道的因素全部抽走后还剩下什么,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知道本源是什么的原因。由于其他所有生命的一切智慧,都是道和本源结合产生出来的,换句话说,也就是道和本源的复合体,所以人的智慧无法探知到本源是什么。

山桐子:复合体意味着什么?

飞鹤子:意味着抽象到某种程度后人的神就会受不了了,人的神就会有被解体、被离散、消散、神晕的感觉,到这种程度后,如果再抽象下去,人的神就会被解体了,所以人的神是不可以也不可能探知得太深的,人的神是有极限的。不同的人,他的神的极限不同。

山桐子:绝对的本源不存在任何的“知”,那生命的“知”是怎样产生出来的?

飞鹤子:“知”这种东西,里面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,一种是逻辑,或者叫因果关系,一种是感觉。“逻辑”和“感觉”这两种东西,它们的根是截然不同的,这种“截然不同”追寻到最底的时候,你会发现它是绝对的、绝对的“截然不同”。也就是说,“纯逻辑”里面不存在任何的“纯感觉”,“纯感觉”里面不存在任何的“纯逻辑”。“纯逻辑”和“纯感觉”互相之间不包含对方的现象,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“逻辑”和“感觉”分别源自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,而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互相之间不包含对方。什么东西、哪两种东西能够绝对地互相不包含对方?

山桐子:阴阳两种东西。

飞鹤子:只有最根本的阴阳,也就是道和本源,才是绝对地互相不包含对方。逻辑是源自于道的,所以感觉源自于本源。本源是混沌,所以感觉源自于混沌。“源自于”不等于“等于”,这是要分清的,因为生命的感觉里面存在着“知”,是产生了生命之后才有的,是生命才有的,所以生命的感觉只是“源自于”本源,不是“等于”本源,不是本源自己有生命的感觉。混沌没有“知”,所以不能说混沌有感觉,但是生命的感觉源自于混沌,是这种关系。

山桐子:为什么逻辑源自于道,感觉源自于本源,而不是反过来,逻辑源自于本源,感觉源自于道?

飞鹤子:没有“为什么”,仅仅是因为产生逻辑的那种存在,我们用“道”这个概念来描绘,所以就叫逻辑源自于道。产生宇宙的因素有两种,这两种因素是真实存在着的,而“道”和“本源”是概念,是人的智慧依据客观真实产生出来的东西,所以是客观真实存在在先,概念在后,概念是产生了生命和生命的智慧之后才产生出来的。那两种真实的存在怎样描绘它们?是用概念来描绘的,其中一种存在我们用“道”这个概念描绘,另一种存在我们用“本源”这个概念描绘,所以是存在先于概念。我们用“道”这个概念描绘的那种存在,与本源结合之后产生了各种事物,而道体现在主导着事物运作的道理、理、逻辑、意义、内涵、精神等东西里面,我们用“本源”这个概念描绘的另一种存在,与道结合之后产生了感觉、感知这些东西。这个“产生”是阴阳结合的过程,所以道理、理等等这些源自于道的东西里面具备着非常稀薄的本源,感觉、感知这些源自于本源的东西里面具备着非常少的道,虽然是稀薄和少,但是它们都是阴阳结合之后的产物。

山桐子:人总认为存在于事物里面的道理和理等东西,会随着事物的消亡就没了,道理和理等东西能够单独地脱离事物而存在吗?

飞鹤子:人的这种认知,是肤浅的西方科学搞出来的,是肤浅的唯物思想搞出来的。这些思想对世界的认识、对事物的认识非常的肤浅,其肤浅程度就相当于小孩对世界的认知那样肤浅。各种事物是一层一层往上叠加的,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孤立地存在的。这种“叠加”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当上面一层没有了的时候,下面的所有层依然存在,然而下面的所有层里面,依然存在着上面那一层的理的那些根。所以理不会因为上面一层没有了就等于消失了,当条件符合了,上面那一层又会重新长出来,就像DNA里面的信息一遇到营养物,新的DNA就会又生出来一样,新的细胞就会重新生出来。即使上面所有层都消亡了,最最底层依然存在着道,道一遇到本源,所有一切又会重新生出来。宇宙和生命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顽强?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道在,道是一切生命生命力的原因。西方科学和唯物思想是死物思想,以为看不见了就等于没有了,它们的思想意识里面根本就没有“生”这个概念,它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孤立的、死和静态的,然而一切事物都是活的、有根的,都会因应条件而生而长大,因应条件而死而缩减,它们对世界和事物的认知有多肤浅?

山桐子:感觉、感知这些东西源自于本源,但不是本源的本身,是因为里面有道的存在,只不过比较少。

飞鹤子:说感觉、感知这些东西源自于本源,说的是在感觉、感知这些东西里面,占大头的是本源,道只占小头,所以“源自于本源”不等于里面没有道的因素,是因为道占小头,所以称之为“源自于本源”。不是说“源自于本源”就等于“里面没有道的因素”,就可以无视了道的存在,这种关系不能搞错。宇宙里面一切的生命和存在,都是阴阳结合产生出来的,包括感觉、感知这些东西也是阴阳结合产生出来的,也就是道和本源结合之后才产生了生命的感觉和感知。单靠本源自己,是产生不出感觉和感知的。

山桐子:为什么单靠本源自己,产生不出感觉和感知?

飞鹤子:因为感觉和感知里面有“知”,“知”又叫“知道”。知道为什么叫“知道”?为什么里面有个“道”字?是因为“知道”里面包含着“道”。知道了事物里面的道,所以叫“知道”,是这种意思。没有了道的存在,不知道事物里面的道,就不会有知道,就不叫知道,所以“知道”这个概念是这么来的。“知”里面存在着逻辑关系,存在着道理、意义、精神、内涵等等,而任何的逻辑关系、道理、意义和精神,都是道产生出来的,所以“知”里面的明白,是人的神明白了事物里面的道而产生出来的。这就回到了之前的那个问题“为什么说感性从根本上说也是道产生出来的,但是感性这种东西灵比神强大”?就是这个原因,感性里面存在着“知”,“知”是人的神明白了道而产生出来的。感性代表着的是感觉和感知,感觉和感知源自于本源,以本源为根发展出来的那个体系的生命,我们称之为灵,所以灵的感觉和感知能力比神强大,但是感觉和感知从根本上说,是因为道而产生出来的,没有了道的存在,就不会有感觉和感知的存在。

 

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  2024年3月13日

中庸的正解是什么,要看《中庸之道》才能明白:
《中庸之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