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5. 感情

 

山桐子:感属阴,感与感情都有个“感”字,感与感情有什么关系?

飞鹤子:人最原始的感情,是感觉产生出来的,感觉受到了刺激,就会产生出情,所以情又叫“感情”,这指的是最原始的情。然而随着生命复杂程度的增加,随着人心和观念的产生以及复杂程度的增加,情也会跟着变得复杂。单纯由感觉产生出来的情是飘忽的、散的、不成形的,很容易消散。比如说,人饿时看见饭菜会觉得它们很香,吃饱后就不觉得它们香了,所以这种原始的情是不成形的,很容易消散,但是消散后很容易又会重新生出来,饿了又觉得饭菜香了。但是由更后天的复杂的人心和观念产生出来的情,是浓重和持久的。举个例子形容一下原始的情和后天的情的差异,有点像婴儿和小孩的情与成年人的情的差异,原始的情是生命的本能,与生俱来,不用教不用学就会有,根非常深,但是不成形。原始的情根深而无形,消散后很容易又生出来,后天的情根浅但有形,消散后很难重生,比如成年人的朋友之情,一旦死亡,是很难再生的。情分很多层面。

山桐子:无形容易消散,有形不容易消散,但是无形的才是根深的,有形的反而是根浅的,这个感觉好像很矛盾。

飞鹤子:“矛盾”只是感觉,感觉不是真理,真理是不能用感觉来衡量的,理不是感觉、感官以及眼睛能够触碰得到的存在,理必须靠人的智慧才能明白,感官以及眼睛都不是智慧。在人的感觉里面,有形的是“长久”的,可是真理恰恰不是这样,无形的部分才是比有形的部分存在更长久。

山桐子:容易消散不是不长久吗?

飞鹤子:“消散”不叫“不存在”,消散了也不等于什么都不存在了,“消散”与“不存在”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,“消散”只是最外面的一层有形的存在解体了,而里面一层的存在依然存在,“散”只是“聚的散”,“散”不是物质的彻底消亡。举个例子,“人”与“人群”这两种存在,哪个更有形?当然是“人群”更有形。那么“人”与“人群”这两种存在,哪个存在更长久?当然是“人”的存在比“人群”的存在更长久,当“人群”不存在了的时候,“人”依然存在,“人群”是比“人”更外面、更表面的一层有形的存在,所以相对无形比相对有形存在更长久。人的语言和概念,往往指的只是事物与物质整体里面单一的一层存在,就像“人群”这个概念,它指的仅仅是由人构成的“人群”这个整体最表面、最外面的一层有形的存在,所以当人群解体后,其实只是“人群”这个整体最表面的那一层存在不存在了,而构成“人群”的因素依然存在,“人”依然存在。这个例子表明了事物与物质是一层一层的,比如说,“人”是一层,“人群”是另一层,又比如说,“员工”是一层,“公司”是另一层,当我们把“公司”和“人群”比喻成身体的话,“公司”是表面的一层身体,“员工”是里面的一层身体,“人群”是表面的一层身体,“人”是里面的一层身体,当表面一层的身体解体后,里面一层的身体依然存在,就像当“人群”解体后,“人”依然存在一样。

山桐子:情是感觉受到了刺激产生出来的?

飞鹤子:准确地说,情是感觉受到了刺激之后由心产生出来的。原始的心产生出来的情是原始的情,后天的心产生出来的情是后天的情。原始的情,虽然不成形,但是却是根最深的、最天然的、真的,后天的心和观念产生出来的情,虽然有形和浓重,但是往往是根浅的、假的。很多人对情的真假有一种错误的认知,以为浓重的情才是“真情”,这是人对真假的错误认知,以为有形才是“真”。情有真假两种,先天为真,天然为真,后天为假,人为为假。这里说的真与假,不是人通常认识的那个真与假,不是说真话与欺骗的那个真与假,而是道说的真与假,是先天与后天、天然与人为的那个真与假,先天、天然为真,后天、人为为假。

山桐子:什么情是假情?

飞鹤子:由后天观念产生出来的情是假情。比如说,佛的所谓慈悲就是假情,佛的所谓慈悲是后天观念产生出来的,是经过所谓的修炼修出来的,所以它是通过人为手段搞出来的、培养出来的、炼出来的,而不是生命一产生出来的时候天然就具备着的。天然才是真,人为是假。由观念产生出来的情,是受观念左右的,观念变了情就会变。但是天然的、真的情,不是观念产生出来,不受观念的左右。真的情在人的所有情里面占比不是很大,所以往往会被后天的情所遮蔽。

山桐子:为什么感觉受到了刺激会产生出情?

飞鹤子:“情”这个概念之所以产生,就是用来代指感觉受到了刺激之后由心产生出来的东西,所以不是说“为什么感觉受到了刺激会产生出情”,而是“情”这个概念所指的就是感觉受到了刺激之后心产生出来的东西。感觉受到刺激是情产生的客观因素,心是情产生的主观因素,情是心的情。感觉受到了刺激之后,如果感觉是好的,心就会产生出正面的情,比如说喜欢、高兴、开心等等。感觉受到了刺激之后,如果感觉是不好的,心就会产生出负面的情,比如说害怕、难过、讨厌、厌恶等等。

山桐子:情是感觉产生出来的,情和感觉有什么区别?

飞鹤子:感觉和情比较,感觉属阳,情属阴。

山桐子:为什么感觉是属阳的?

飞鹤子:说感觉属阳,是感觉和情比较而说的。感觉里面私的成分比情少,所以感觉比起情来说更阳一些。“感觉”这个词,里面同样是分阴阳的,“感觉”里面包含了感与觉,感与觉比较,感属阴,觉属阳,单纯的“觉”里面没有心,而“感”里面有心。当“感觉”这个概念的所指偏觉的时候,“感觉”指的是觉,当“感觉”这个概念的所指偏感的时候,“感觉”指的是心和情。当“感觉”这个概念的所指偏觉的时候,感觉是偏物质性、客观性、非心性的,而情是偏主观性、心性的。举个例子,人有了耳朵,就会听得见声音,不管人的主观如何,两个不同的人,只要身体的物质因素差不多,耳朵是健全的,那么听到的声音就基本上是一样的,所以感觉是偏物质性、客观性、非心性的。但是情不同,不同的人,对同一种感官刺激产生出来的情是不同的,比如说,不同的人看到同一种东西,很可能有人喜欢它,有人讨厌它,所以情比感觉带着的私性和心性更多更强。

山桐子:为什么情带的私会更多?

飞鹤子:因为产生情的原因,是心因为自身的生存和存在而产生出来的。当心受到了外界刺激后,心通过感觉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出一种判断,当心判断出那种外界刺激对自己是有利的,心就会对那种感觉刺激产生出喜欢、高兴等正面的情,反之,当心判断出那种外界刺激是对自己不利的,心就会产生出负面的情,比如害怕、讨厌等。所以情是心自身对自我的保护和求生的本能、因为感觉而产生出来的,所以里面带着的私会比感觉多。也就是说,情比单纯的感觉,多了许多利益、愿望、观念等主观因素,所以情里面的私比单纯的感觉多,比单纯的感觉复杂和主观。

山桐子:情比感觉偏阴,比感觉私多,人能不能没有了情?

飞鹤子:不能。生命是阴阳结合产生出来的,所以一切生命都会同时具备阴阳两种因素,不能没有,也不可能没有。原始的情是生命先天的本能,是不会没有也不能没有了的,只要产生了生命就会产生情,或者这样说,只要有生命存在,就会产生情,情是生的必然产物,只是情有先天与后天之分,有极端与否的区别。

山桐子:感属阴,而情是感产生出来的,所以情也属阴?

飞鹤子:是的,情的性质与感一样,同样是私的。每个人自己的情,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,存在于每个人自己的身上。每个人自己的情,会随着心的死亡而消失。也就是说,哪一个心、哪一层身体产生出来的情,会随着那个心、那一层身体的死亡而消失,是不能承传给别人的。情的这种私的特质,决定了情是属阴的。

山桐子:有了心就会产生出身体吗?

飞鹤子:是的。比如说,有件奇怪的事发生了,很多人对那件事产生了好奇心,于是就会聚集起一个人群。假如把人群看成是一个“身体”的话,那么有了心、有了好奇心,是不是就生出了身体、生出了人群?能不能把“人群”看成是一个身体?是可以的,因为人群是一个“体”,人群这个“体”存在着产生与消亡,存在着生与死,“身体”也是一个“体”,身体这个“体”同样存在着产生与消亡,存在着生与死,它们内在的理是相通的。

山桐子:心是看不见的,怎么知道心这种东西是存在的?

飞鹤子:感情是心产生出来的,感情这种东西存不存在?当然是存在的。你骂别人,别人会不会生气?当然会生气,那么人的生气是不是真实存在的?你能说人的高兴和生气是假的、不存在的东西吗?当然是不行的。因为你不能无视别人的感情的存在,所以感情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。既然感情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,而感情是心产生出来的,所以心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,虽然它看不见。

山桐子:心怎样真实存在?

飞鹤子:人所共知,心理是真实存在的,不同的人,他们的心有很多共同的心理,比如说饿了想吃饭,伤心了会难过等等,也就是说,人的心理是有规律性存在的,既然有规律、有理的存在,当然就是真实的。我们知道,有理是真实,没有理是假,而心这种东西是存在着规律性的、有理的,所以心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。

山桐子:为什么存在着规律性就等于是真实存在的?

飞鹤子:因为有规律性意味着有物质性,只有具备着物质性的东西,才具备规律性,没有物质的存在,哪里可能有规律性?规律性越强,物质性就越强。也就是说,因为心理是有规律存在的,心理的规律性是非常强的,所以心是一种真实的物质的存在。

 

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  2023年9月12日

中庸的正解是什么,要看《中庸之道》才能明白:
《中庸之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