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12. 何为中庸(二)

 

山桐子:取左和右的中间,就是取中间的路走吗?

飞鹤子:是的,左阳右阴,中庸不走阴、也不走阳,而是走阴阳交界的地方,就是中间。当然,这里的“阳”是“左阳右阴”的“阳”,是过去的道家说的“阳”,而不是中庸说的“阳”。

山桐子:这两个有区别吗?

飞鹤子:道家说的阴阳,是左半身为阳、右半身为阴。中庸说的阴阳,是无为阳、有为阴。“中间”这种说法,是说“左阳右阴”的中间。中庸说的阴阳是无为阳,有为阴,而不是“左阳右阴”。道家的“左阳右阴”的中间才是“无”,才是中庸说的阳,所以“走阴阳交界的地方”这句话说的阴阳,不是中庸说的阴阳,而是道家说的阴阳。

山桐子:道家说的阴阳对还是中庸说的阴阳对?

飞鹤子:都对,那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说的东西。只是中庸的阴阳层面更高一些,是大道。如果按照道家的阴阳走,往“左”边走,修出来的就是道家。如果按照中庸的阴阳走,往“中间”走,往“无”走,修出来的就是中庸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中庸的阴阳层面更高一些?

飞鹤子:你把理老挂在身上,你不还是“有”吗?

山桐子:这样啊?

飞鹤子:但是话说回来,道家也是会存在的,不过将来不叫道家了,这是将来的事 ,我在这里说的“道家”,是在沿用过去的概念,因为人的认识已经变成了这样,只能按照人已经形成了的概念说。路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,喜欢理的会成为道家,喜欢“无”的,会成为中庸。

山桐子:不往左走,也不往右走,往“中间”走,才是大道。

飞鹤子:举个例子,假如你想做一件事,你可以去做,但是你不要像失了控一样的没有节制地做,不管你认为再好再对的事,都一样,都要有节制。或者你明白了一个理,发现这个理太对了,好像放在哪里都行得通,这时候,你也得注意要有节制。这样才能保持不走任何极端。

山桐子:“取中间的路走”,什么事都不能过量。

飞鹤子:关于中庸孔子还有这样一段话: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
山桐子:那是什么意思?

飞鹤子:有一次有人问孔子,“用德行回报怨恨,怎么样?”孔子回答说,“如果用德行回报怨恨,那用什么回报德行?应该用无怨回报怨恨,用德行回报德行。”

山桐子:什么是“直”?

飞鹤子:不曲、顺的意思,没有藏不好的东西在心里面的意思,或者是心里面没有障碍、没有阻塞的意思,换句话说,就是心里面是空白的,没有东西,也就是无。

山桐子:孔子这句话跟中庸有什么关系?

飞鹤子:这句话表现出来的思想正好就是中庸。

山桐子:为什么是中庸?

飞鹤子:如果不是中庸,就不是“以直报怨”了,而是“以德报怨”或者是“以怨报怨”。

山桐子:这么说,“以直报怨”是“以德报怨”和“以怨报怨”的中间。

飞鹤子:是的,既不是“以德报怨”,也不是“以怨报怨”。“以德报怨”和“以怨报怨”是左右的两个极端,孔子都不走,而是走左右的中间。

山桐子:有“以德报怨”这种东西吗?

飞鹤子:有的,老子讲的就是“以德报怨”。老子有这样一句话: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。

山桐子:为什么老子不讲“以直报怨”?

飞鹤子:因为老子不讲中庸,而是讲究德,所以比较强调德,所以老子讲要以对别人好来报怨恨。

山桐子:孔子的“以直报怨”好还是老子的“以德报怨”好?

飞鹤子:这要看人自己选择什么,有人会选择“以德报怨”,中庸会选择“以直报怨”。站在中庸的角度看,通常来说,多数情况,应当“以直报怨”,个别情况,可以用“以德报怨”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中庸通常来说要“以直报怨”?

飞鹤子:因为中庸讲究“无”,讲究“淡”,讲究“少”。虽然“对别人好”也可以,但是“好”多了,会生出恶。因为老子不是从中庸这个角度考虑问题,他是从善的角度考虑,所以会采取“以德报怨”。

山桐子:“对别人好”多了,恶也会多吗?

飞鹤子:是的。任何东西都有正反两面。“对别人好”,它的正面是人通常看到的对别人“照顾”、“考虑”、“爱护”等等,它的反面就是私和私产生出来的恶。

山桐子:“以直报怨”和“以德报怨”这两种考虑会有什么不同?

飞鹤子:因为善能溶化一切,力量很大。如果一个坏人对你做了坏事,你反而能对他好,用善对他,他可能就会被感化而改好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道家会考虑“以德报怨”。这是人能理解到的善,更高层次的善,还不是这种内涵。

山桐子:既然“以德报怨”有那么大的力量,为什么孔子不讲“以德报怨”?

飞鹤子:因为孔子的思想是中庸,不同于老子。孔子看重的不是感化人,孔子看重的是恒定,只有平衡才能恒定,所以比起感化人来说,孔子更看重恒定。如果别人对你不好,你只需要做到 心里面什么都没有、什么都不产生出来就可以了,不需要反过来对他如何好,这就是孔子说的“以直报怨”。

山桐子:“以德报怨”能感化坏人,“以直报怨”有什么效果?

飞鹤子:恒定。中庸最大的作用是平衡、恒定和不灭。中庸是感化不了人的,一点感化的力量都不会有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孔子在世当年,很多人不喜欢孔子,甚至有人扬言要杀孔子。“以德报怨”虽然能感化人,但同时会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会生出“恩”,多了一种东西出来,就达不到“无”了,达不到恒定不变。

山桐子:道家为什么不讲究“无”?

飞鹤子:因为过去的道家比起中庸来说更看重善,所以他们会选择对人能产生作用的“以德报怨”。

山桐子:中庸不看重善吗?

飞鹤子:中庸更看重法和标准,其次才是善和人。“以直报怨”其实就是“以无报怨”,不对其好,也不对其不好;不会因此而拉近距离,也不会因此而推远距离;不产生爱也不产生怨恨。这才是真正的“以直报怨”。

山桐子:感觉这个“以直报怨”好像山一样的“不动”,非常厉害。

飞鹤子:中庸是恒定和不动,不管外界千变万化,中庸都不会变。当然这个“不动”绝不是人理解的“昂首挺胸、像斗鸡一样”的“不动”,这个“不动”是像平静的水面一样,没有任何变化,不会给人任何压力,不会显示自己,不会张扬,无怨无恨,无喜无哀,是非常平和的“不动”,这种境界是非常高的。

山桐子:确实厉害。

飞鹤子:这种“厉害”其实人是看不到、感受不到的,坏人还会嘲笑这是“懦弱”。“无”能消减所有的东西。“以德报怨”是在抵消坏人的恶,但是会多了“恩”出来,“以无报怨”是 以无形的状态解体坏人的恶,并且不会增加东西。一个是刀剑相搏,一个是用无气化一切。所以如果你用“以德报怨”对坏人,坏人会感激你,喜欢你。如果你用“以无报怨”对坏人,坏人表面上会无所忌惮,实质上会一点一点不知不觉地减灭着他的气,久而久之,他会害怕你。

山桐子:刀剑相搏和气化有什么区别?

飞鹤子:刀剑相搏是那个不好的东西还在,但是起不了作用,所以表面上看是“没有了”。气化是那个不好的东西销毁了、分解了、没有了,捡都捡不回来。所以 最坏的坏人不会怕“以德报怨”,但是会怕“以直报怨”,因为他的气会莫名其妙地没有了,他会感觉自己的力量莫名其妙地消失了,捡都捡不回来,所以他会害怕。

山桐子:为什么“以无报怨”是气化?

飞鹤子:“无”是至阳,能减灭一切阴,不管好人和坏人都会害怕。

 

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 2018年1月

宇宙的根本是什么?人是什么?要看《中道》才能明白:

《中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