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22. 孟子的施仁

 

飞鹤子:孟子有一段话,是语意不通的,却能被后世一些人抬捧。

山桐子:孟子怎么会说语意不通的话?

飞鹤子:是因为他自己连根本的理都不懂,靠着那一点观念到处骗人。

山桐子:孟子说了什么?

飞鹤子:孟子说,“今王发政施仁,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,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,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,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,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。其若是,孰能御之?”

山桐子:“今王发政施仁”?好像不对啊?“仁”是个“东西”吗?怎么是“施”出去?

飞鹤子:在孟子的眼中,“仁”就是个东西,是某些手段,所以既可以“发”,又可以“施”。

山桐子:原来孟子是这样理解“仁”的,是某些能让民众高兴的手段。孟子的思想太丑陋了。“仁”是人的本性,是人的道德标准,不是可以用来“施”的。可以“施”的只有政策和手段。

飞鹤子:“仁”是道德,是君子的本性,这是孔子说的“仁”。到了孟子那里,就不是这样了。孟子理解到的“仁”变成了手段,能获取民心的手段,还把这种会“施仁”的政权称之为“仁政”。

山桐子:孟子怎么可以这样?

飞鹤子:因为孟子工于心计,擅长利用别人喜欢的东西来获取别人的人心。由于他知道民众喜欢关心爱护自己的人,所以他就认为自己抓到了什么“天机秘笈”,教君王通过关心爱护民众来获取民心,让民众喜欢自己,从而通过获取民心来统治国家,并称之为“王道”。

山桐子:孟子的思想太肮脏了,通过贿赂民众来统治民众。

飞鹤子:有了孟子的这种“王道”,后世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就都有了“理由”,大搞贿赂民众。

山桐子:民众是不可以贿赂的。

飞鹤子: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是道德和法理,而不是利益和感情。孟子认为只要民众喜欢的君王就是好君王,孟子大搞利益和感情的交易,通过与民众的感情勾结来巩固政权,这就是孟子的“王道”,也就是“保民而王”。

山桐子:为什么后世人会被孟子这种言论欺骗?

飞鹤子:因为后世没有人达到孔子的境界,分辨正邪的能力很低。

山桐子:给小孩糖果,让小孩听自己的话,这是女人的东西。

飞鹤子:是的。孟子的“王道”说白了,就是坏妇人之道。

山桐子:坏妇人?

飞鹤子:是的,是坏妇人。好妇人给小孩糖果,让小孩听自己的话后,是会教小孩道理的。坏妇人就不是了,坏妇人不管对小孩好还是坏,最终的目的都仅仅只是要小孩听她的话。

山桐子:同样是给小孩糖果,好妇人的目的是要教小孩道理,坏妇人的目的是要获取民心。

 

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 2018年1月

宇宙的根本是什么?人是什么?要看《中道》才能明白:

《中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