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
45. 中与极

 

山桐子:孔子的思想是中庸,孔子的学生呢,他们的思想也是中庸吗?

飞鹤子:只有非常少数的能做到中庸,其余绝大部分都偏离中庸很远,所以也就称不上是中庸了,只能说是学过孔子的东西。“学过”不等于“就是”,达不到标准的都不是。

山桐子:中庸的标准是什么?

飞鹤子:举个例子,假如说中庸是“零”,那么偏离“零”之后变化幅度不大的才能称得上中庸。假如说标准是变化幅度不超过+1和-1的才算中庸的话,那么超过+1和-1的就称不上中庸了。假如一个人各种情绪和各种特性的变化幅度只达到+0.5和-0.5,那么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中庸,假如一个人各种情绪和各种特性的变化幅度达到了+2和-2,那么这个人就称不上是中庸了。这是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,就是说中庸是有个范围的,只有在某个范围内的才能称得上是中庸,超出了某个范围的就称不上了。

山桐子:超出了范围的叫什么?

飞鹤子:超出了中庸的范围的就是“极”,比如说正极和负极。

山桐子:中庸不是“零”吗?

飞鹤子:生命是不存在“零”的,“零”是特性一点变化都没有,只有法才是“零”。中庸之道说的是一个靠近“零”的变化幅度比较小的范围。假如用酸碱做比喻,那么中庸说的是弱弱酸和弱弱碱,弱酸、弱碱、强酸、强碱都属于极。

山桐子:有点明白了,为什么孟子不是儒家,是因为孟子离中庸太远了,他处于“极”上面。

飞鹤子:是的。严格地说,只有当年跟随孔子身边的学生,才有达到中庸标准的,孔子后世的学生,没有一个能够达到中庸。

山桐子:怎样看后世的学生达不到中庸?

飞鹤子:中庸是“自己”很少,或几乎没有。假如一个人你看他“自己”的特点、特性、思想特点、脾性特点等等各种特点很鲜明的,就是说这个人一下子就能够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的,一下子就能让人看到他的特性是什么的,这个人肯定离中庸远。后世的人个个都非常有自己的脾气、性格特点、固有的观念,或这样或那样,只要是这样的,离中庸保证都很远。

山桐子:哦,中庸是没有特色,也没有特点,哪个方向都不凸出来。

飞鹤子:是的,并且没有什么固有的观念。没有固有的观念才是最根本的。达到了中庸的境界的人,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“这个人没有特色,没有思想”。

山桐子:中庸是“没有特色,没有固有的观念”,那么极是“有特色,有固有的观念”?

飞鹤子:是的,各种极就是各种特色、各种观念。比如说,就像中医说的“草药”,为什么“草药”能治病?“草药”是植物里面最极的那些、最有特色的那些,所以对各种症状才有药效。为什么人天天吃的粮食没有药效?是因为粮食是植物里面最中庸的那些,中庸了,就没有了极,就没有了特色,也就没有了药效。但是反过来说,也只有中庸了,才最适合所有人。草药因为有极、有药效,所以就不能天天吃了,吃多了都会中毒的。中庸和极就是这种关系。中庸的东西适合所有人,极的东西有特殊作用。

山桐子:这么说处于极上面的东西,多多少少都带点毒。

飞鹤子:毒只是低层次的表现,到了高层次,毒就不叫毒了,是对应上去的另外的概念。换句话说,极上面的东西,多多少少对某些东西会有某种“改变力”,它其实是这种概念。到了低层次,这种“改变力”就会变大变强,就成了毒了。在高层次,它表现出来仅仅只是对其它东西会有微弱的改变 力,程度会弱很多。

山桐子:这么说中医是利用了极上面的东西对其它东西的改变力来治病。

飞鹤子:是的。中医的“中”,人不知道它为什么叫“中”,人都以为因为它出自中国,所以叫“中”,其实不是。中医的“中”字,是中庸的“中”字,而不是中国的“中”字 。当然,你如果非要说是中国的“中”字,也不是不可以,因为中国的“中”字本质上也是中庸的“中”字。也就是说,中医是因为源自于中庸,所以叫“中医”。中医的理论是从中庸的理里面产生出来的。中医是站在中庸的角度看极上面的东西、利用极上面的东西,所以他会看得最全面最准确。他知道什么特性能攻击什么特性,什么东西对什么东西会有作用。

山桐子:为什么那些采药的人都要到山上去采,这个跟中庸什么关系?

飞鹤子:中庸是平和,极是极端。如果把中庸和极对应到人这里的地形气候上,就是平原是中庸,气候温和的是中庸。山上是极,气候极端的是极。为什么草药都是长在山上的,而不长在平原上,是因为那些植物偏极,所以需要处于极上面,气候是极的,地形也是要极的。很多药效很好的草药出自于极寒或极高或极峻的地方,就是这个道理。

山桐子:处于极上面的植物,也要生长在气候地形极端的地方。

飞鹤子:是的,其实不止植物是这样,人其实也是这样,极寒或极热、气候地形极端的地方,往往容易长出极大的、有特殊本事的人,只是人自己不知道而已。

山桐子:我就知道生长在寒冷地方的人,往往情会比较重。

飞鹤子:冷和热都一样。古代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,就是气候温和的地方文人比较多。这个现象也是因为中庸的理造成的。中庸生智,气候温和的地方出的人往往性情也比较温和,就容易生智。

山桐子:性情平和比较好。

飞鹤子: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的。中庸是生智,但是却没有特色。极虽然不生智,却能生特色、生本事。所以平原不容易出特别有药效的草药,气候温和的地方不容易出彪悍的人。中庸和极各自存在,都是有原因的。不能因为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的存在。

山桐子:平原属中庸,为什么平原通常比较富裕,这个跟中庸有关吗?

飞鹤子:中庸是“无”。“无”,换句话说,就是“所有”。极是“有”。“有”,换句话说,就是“单一”。

山桐子:“单一”是少,为什么“有”反而是少?

飞鹤子:因为那个“有”,只是人用眼睛看到的假象。人眼睛看到的现象都是反过来的。“有”为什么是“单一”?举个例子说,“红”是不是“有”?但是有了红的存在,是不是就没有了绿的存在?就是这个道理。“无”是什么都没有,所以什么都可以存在,所以就是“所有”。

山桐子:按这种道理,和中庸的人相处,会最少矛盾产生。

飞鹤子:是的。中庸是“无”,什么极都没有,所以任何极呆在他旁边,极都不会觉得有冲突,因为没有东西和他相对。但是往往人的感觉不是这样。

山桐子:人的感觉会怎样?

飞鹤子:真实的情况,是“无”不会和“极”发生矛盾,但是人感觉到的却不是这样,人会忌惮、害怕“无”,不想和“无”呆在一起。

山桐子:为什么会这样?

飞鹤子:因为“无”会消减“有”,人会觉得“寒”和“痛”。

山桐子:“无”是“所有”,所以才能富裕?

飞鹤子:是的,因为“所有”,所以“丰富”,所以“富裕”。

山桐子:米属中庸,在寒冷的地方长不了。

飞鹤子:为什么说孟子不属于儒家,是因为孟子太有特色了、太有自己的某些观念了,他离中庸很远。孟子能够把孔子的东西发展成了另外一种东西,他的“自己”很强烈、“自己”的思想很强烈、并且很有特色,所以不是中庸。

山桐子:孟子“自己”的特性太强大了。

飞鹤子:是的,这样的人都不是中庸。

山桐子:“自己”的特性太强大,都偏离中庸太远了。

飞鹤子:举个例子说,人说荀子是孔子的学生,继承了儒家思想,可是荀子其实已经偏离中庸很远了,离开中庸偏向了强制那边。而孟子也是偏离了中庸很远,偏向了放纵那边。荀子和孟子,刚好是一人走向一个极,一边是强制,一边是放纵。他们的中间才是中庸。

山桐子:为什么荀子会偏向强制的一边?

飞鹤子:因为荀子看到的都是人不好的一面,所以他所有的注意力,就集中到如何治理人的这些不好的东西上面,就会只懂得强制。而孟子刚好相反,他把人美化了,眼中看不到人不好的一面,所以他所有的东西,就会起到放纵人的作用。当然对人放纵了,人就会喜欢他,所以后世的人,大部分人都喜欢孟子,不喜欢荀子。人喜欢谁、认同谁都不是标准,只有法才是标准。虽然人喜欢孟子,但是荀子和孟子他们两个其实都是一样的,没有轻重之分,都偏离了中庸,只不过人站在人的利益角度,会喜欢孟子罢了,因为人喜欢感情喜欢幸福。但是站在法的角度看,他们的境界是一样的。他们的东西都不是儒家,都只是他们各自的东西,因为儒家走中庸,不走极端,往中庸靠,不往极端靠。偏离了中庸,就是“极”,“极”当然就不是中庸了。如果学过了孔子的东西就算儒家,而没有一个标准的话,那么儒家就不成儒家了,就是大杂烩了,里面什么杂七杂八的人都有,这是不行的,所以就需要有个标准,不符合标准的都称不上儒家,都只是他们各自的东西。

 

上一篇    下一篇

回目录

回首页


发表于 2018年1月

宇宙的根本是什么?人是什么?要看《中道》才能明白:

《中道》


 

正论网:http://www.zhenglun.info